今天是:

新华社:时隔9年,感受两次芦山地震的应急救援之变

发布时间: 2022-06-03 17:03:00 来源:新华社

字号: [ ] [ ] [ ]

打印本页

logo

  新华社成都6月3日电(记者吴光于、冯家顺)6月1日下午5点,四川雅安市芦山县发生地震。当时,记者身处成都,感到办公楼摇晃了起来,紧接着又来了第二次……一个多小时后,记者沿着G5京昆高速公路向震中进发。

  9年前,也是沿着这条路,因为相同的原因,向着同样的目的地进发。2013年4月20日,芦山发生7.0级地震,当时奔赴灾区的一幕幕犹在眼前,车窗外的风景既熟悉又不同。

  2013年,记者星夜兼程赶赴芦山,那时,国道G318是从成都进入芦山最快的路,但由于道路难以承载大量的救援车辆,从飞仙关到芦山县的17公里,不得不搭乘摩托车。而这一次,记者乘车沿着高速路一直到了雅康(雅安至康定)高速路的多功收费站,之后沿着国道G351行进的20公里一路畅通,沿途所见也与当年不同。

  这次地震后,据记者目前走访了解,“4·20”灾后重建的房屋基本经受住了此次地震的考验。“4·20”芦山地震的灾后重建,“中央统筹指导、地方主体作为、群众广泛参与”的新体制给重建工作注入了强大活力。

  此次地震发生时,芦山县太平镇51岁的杨金美正在山上采茶。意识到地震时,她赶紧找了个空旷的地方蹲下。下山后,她先把当天采来的3斤鲜叶卖给了收购商,再回到村里的空旷处等候村组干部。当天傍晚她被安置到太平中学。晚上8点,已有救援物资送达,安置点亮起了300瓦的应急照明灯。6月2日天亮后,她发现,一夜忙碌后“帐篷村”里多了充电方舱、帐篷警务室和志愿者服务点。她感叹,“自己心里不紧张是假,但比起过去,心里更有数、不慌乱了。”

  杨金美的“淡定”并非与生俱来。一位驻守在安置点的干部告诉记者,从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到2013年“4·20”芦山地震,当地就一手抓重建,一手抓避灾。无论是人员培训、物资准备,还是预案修订完善等,“经常都在搞演习。”

  记者手记:时隔9年,感受两次芦山地震的应急救援之变 

  6月2日,在四川省芦山县太平镇太平中学安置点,老师和学生们在一起聊天。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宝兴县灵关派出所的监控视频里也有这样一幕:地震发生时,派出所的民辅警第一时间就齐刷刷冲出派出所、冲向了马路对面——对面是灵关中学,当时有约700名师生在校。第一时间进入学校协助校方疏散师生成为派出所民辅警们的第一直觉。在宝兴县公安局政委刘超看来,这样的反应离不开日常训练和“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心。

  记者手记:时隔9年,感受两次芦山地震的应急救援之变 

  6月2日,在四川省芦山县太平镇太平中学安置点,几位老人在聊天。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地震是灾难。截至目前,本次地震接报4人死亡、41人受伤,其中一名伤者病情危重。这又一次提醒我们,防灾减灾工作任重道远。当下正值汛期叠加,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一场极为复杂的赶考。加强地震预警的覆盖、开展多灾种综合防控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应用应当是未来着力点。

  记者离开太平镇时,杨金美念叨着她还没采完的“一心二叶”。“我们这里的茶能采到国庆节前,等下次来芦山,一定要来喝我家的茶哟。”她真诚的脸上,满是对未来的希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