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揪出“地震元凶”,服务四川高质量发展——四川省活动断层普查项目进入收官阶段

发布时间: 2022-11-14 14:43:00 来源:四川日报

字号: [ ] [ ] [ ]

打印本页

logo

 
                     工作人员在四川省活动断层普查项目野外验收的探槽现场。

  □荣昌 (图片由四川省地震局提供)

  2022年6月10日,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市发生6.0级地震。据了解,该地震发生在四川省活动断层普查项目新发现活动性证据的断层——松岗断裂附近。根据活动断层普查成果,四川省地震局在第一时间确定了发震构造的位置,为震后趋势研判和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对松岗断裂地震危险性认识的提升,为马尔康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抗震设防和地震灾害风险防范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前不久,活动断层普查子项目——“阿坝断裂1∶5万活动断层地质填图”项目成果顺利通过中国地震局专家的验收,标志着为期5年的四川省活动断层普查项目正式进入收官阶段。

  “对活动断层开展普查,目的在于揪出‘地震元凶’。”省地震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正式收官后,四川范围内活动断层空间分布、活动属性、发震规律等特点,以及未来一旦发生较强地震时已完成活动断层探查的城市区,沿活动断层相对重灾地带的展布、震害等级和地震动参数都将被进一步明晰。

  在全国率先实现省域范围内活动断层研究“全覆盖”

  近年来,四川先后经历了“5·12”汶川特大地震、“4·20”芦山强烈地震、“8·8”九寨沟地震、“9·5”泸定地震等破坏性地震,遭受了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四川为何地震频发?省地震局有关负责人解释,这与我省地质构造复杂,境内活动断层密集分布密切相关。

  在地震研究中,活动断层被形象地称为“地震元凶”。该负责人说:“断层快速错动的破坏力巨大,造成沿断层带的震害特别严重。”

  以“5·12”汶川特大地震为例,地震导致了北川—映秀断裂上长约240公里和彭灌断裂上长约72公里的地表破裂,破裂通过之处的房屋、桥梁等建筑物发生垮塌或严重破坏,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查明四川活动断层“家底”刻不容缓。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应急管理部、中国地震局有力指导下,四川省委、省政府切实担负“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政治责任,加强统筹谋划,组织开展全省活动断层普查项目科学性论证和深入调研,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省地震局等部门和有关市州密切协同,四川省活动断层普查项目纳入《四川省“十三五”防震减灾规划》,并于2018年正式启动实施。

  开展活动断层普查的意义何在?省地震局有关负责人作了介绍,一是贯彻落实“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的重要举措;二是提高四川防震减灾综合能力、推进四川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三是作为一项重要科技基础工作,有助于解决地球科学领域重大前沿问题,丰富完善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产品,提升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

  活动断层探查是防震减灾工作的基础,关系到防震减灾的各个环节。该负责人进一步介绍,首先,活动断层的普查成果可用于抗震设防,是潜在震源划分和震灾风险评估的基础;其次,活动断层普查也是地震监测预测、震后抢险救援的依据;此外,活动断层普查对于国土空间规划、城市建设和重大战略项目选址都有重要意义。

  通过此次活动断层普查,可以实现全省范围内活动断层研究的“全覆盖”,补齐我省活动断层研究方面的短板,透析四川地壳。

  “四川地处中国西南腹地、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形复杂多样,地质构造复杂,近年来地震活动水平和实际灾害损失均居全国第一。四川也由此成为全国防震减灾工作的主战场、最前沿。随着全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财富和人口更加集中,地震灾害风险更加凸显,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冲击与影响更加广泛。实施全省活动断层普查项目,是四川防震减灾史上的一项重大举措,有利于提高四川防震减灾综合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对地震安全的现实需要,是推进四川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把地下搞清楚’,有助于统筹发展和安全,摸清风险底数,对保障全省公共安全、服务经济建设、减轻地震灾害风险也有重要意义。”四川省地震局局长雷建成表示。

  雷建成举例说,从川藏铁路、白鹤滩水电站等重大项目建设,到危化品仓库、化工园区等工程建设,“所有项目选址,都必须考量地壳中活动断层的分布及其活动特征和危害性,采取有效应对措施进行合理避让,减轻地震灾害”。

  逾千名科研人员历时5年 查清四川活动断层分布

  此次活动断层普查内容包括四川省1∶25万活动断层普查、7条重要的活动断层1∶5万活动断层地质填图、11个城镇1∶1万城市活动断层探查和全省活动断层基础数据库建设。

  “这是一项系统且庞大的工程,也是第一次大范围开展不同精度的活动断层探测工作,其成果也将有不同用途,更具针对性。”省地震局相关专家举例介绍,1∶25万活动断层普查是四川首次开展,“很多技术和应用都是探索和创新而来,可以对全省活动断层情况进行逐条梳理,未来主要用于国土空间规划以及重大工程的选址。”

  据介绍,此次四川省活动断层普查是全国地震项目参与合作单位种类、数量最多的一次,涵盖了地震系统和煤田、冶金、地矿系统,以及科研院所、高校等近30家单位,投入科研人员超千人。

  参加项目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在地震断层的研究工作中,为了揭露被覆盖的断层,需要在大量遥感解译、实地踏勘和测量工作的基础上,在地表挖掘探槽。“深槽挖开后,再逐步开展初铲平、剪枝条(植物根)、精刮平、打网格、分析、照相、采样、绘图等工序。整个过程像考古,经过后期探槽剖面分析和年代样品测试,可以分析出断层的活动时代、地震发生期次和大概时间、地震复发间隔等。”

  除了上述探槽模式外,还需要借助很多“外力”找到活动断层的位置。省地震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比如利用专业的仪器设备给地层做“CT”,对收集来的探测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反演得知地球内部结构,从而实现定位。

  “活动断层普查结束后,将建立四川省活动断层基础数据库。”雷建成说,届时将为防范减轻地震灾害风险,快速有效开展震后抢险救援和全省国土空间规划提供有力支撑。

  主动应对 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

  据悉,在此次活动断层普查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我省发现了一批新成果、新认识:在马尔康松岗断裂(马尔康6.0级震群发震构造)、石渠县五道梁—长沙贡玛断裂等10余条断层上发现了新活动证据,若尔盖班佑断裂向北延伸、阿万仓断裂向南东延伸的情况等断裂的展布更加清晰。

  “查清城市规划范围内地下活动断层分布的准确位置及活动特征、危害性,从而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尽可能地减轻地震灾害。”省地震局相关负责人解释,一方面可为城市新建重要设施、生命线工程、居民小区等建设工程,以及易发生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的布局和选址提供科学依据;另一方面有助于对已建在活动断层上的重要建筑设施尽早采取应对措施,以期最大限度地减轻震害造成的损失,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推动活动断层避让地方标准的制定,鼓励有活动断层通过的市县开展活动断层精细探测等工作,促进活动断层普查成果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

  四川地震系统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践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要求,按照中国地震局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落实源头防范责任,抓好活动断层探查成果应用,为更高水平的地震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四川方案”。

  近期,四川省活动断层普查项目将陆续开展各子项目的总验收工作。根据中国地震局的规划目标,到2025年,我国将陆续开展青藏高原东部和北部地区、华北地区一级断裂带大震震源探测工作。四川省活动断层普查项目的实施,将为全国地震构造探查提供经验和做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