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重点项目

发布时间: 2017-04-12 09:22:00 来源:发展与财务处

字号: [ ] [ ] [ ]

打印本页

logo

  第一节 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

  依托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和四川配套建设项目,整合现有全省已建的测震台网、强震动台网和社会力量建设的各类地震监测台网,新建测震、强震动、烈度计台站,建成覆盖全省范围的地震烈度速报台网和覆盖重点监视防御区、城市群等经济发达和人口密集区的预警台网。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台站观测系统、数据处理系统、紧急地震信息服务系统、通信网络系统以及技术支持和保障系统,建设基准站280个、基本站331个、一般站1027,形成全省范围的地震烈度速报能力、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地震预警能力、其他地区的地震预警信息获取能力,为各级党委政府应急决策、公众逃生避险、重大工程地震紧急处置、科学研究提供及时有效的地震服务。

  第二节 川滇国家地震监测预报实验场

  建设川滇国家地震监测预报实验场,是中国地震局为推进地震监测预测研究在我省布局的重大科研平台。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建立川滇国家地震监测预报实验场成都、西昌、康定等三个工作站,打造科研平台、实验平台和共享平台。新建电磁、形变、流体等定点台站,升级改造重点地区现有监测台点。在主要活动断裂带上新建包括形变观测场地、跨断层短水准短基线观测场地、重力观测点和磁力观测点。在重点地区布设GNSS基准站,扩建GNSS观测网络。建成一批综合观测台站、台网。开展地震预测预报基础信息库建设,建立数字化观测资料典型干扰库和典型异常库。建立异常配套性、各学科异常相关性、群体异常时空演化特征、异常与构造活动可能关系为基础的强震综合预测指标体系。建设四川诱发地震重点实验室,深入开展诱发地震研究。构建和完善地震预报会商技术系统。该项目建成后,将为我省持续开展地震预测基础和应用研究、推动预测预报技术和方法创新提供场所和基础支持,全面提升地震监测预测水平。

  第三节 防震减灾基础服务体系

  (一)开展活动断层探测。对境内主要活动构造做进一步研究,编制全省1:25万活动断层地质图,龙泉山断裂、马边—雷波断裂等7条重要活动断层编制1:5万活动断层地质图,康定、松潘等6个有断裂带通过的重要经济发展及人口密集城区开展1:1万活动断层探查,攀枝花—理塘、理塘—巴塘等4个西部地震构造环境复杂的地段开展地壳深部结构探测。

  (二)建设诱发地震监测系统以金沙江、大渡河、雅砻江等重要能源开发区域、大型库区以及城镇和工矿密集区为重点,建立诱发地震监测台网,形成多手段、多类型的立体监测网络,提高诱发地震监测预测能力。

  (三)实施防震减灾信息服务工程。构建以省市县和台站为框架的全省地震信息服务网络,强化城市间信息协同联动机制,引入云计算、云服务、大数据等新技术,完善和新建信息节点基础设施,建设防震减灾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和完善全省地震数据共享服务平台,为地震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应急救援和科技创新提供信息支撑。

  第四节 地震灾害风险防御与应急处置一体化工程

  (一)城乡地震灾害风险防御工程。对成都平原城市群、川南城市群、川东北城市群、攀西城市群以及重点城镇,组织开展城乡地震灾害承灾体脆弱性调查、城乡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灾区情景构建和地震应急准备能力调查,建立城乡地震应急准备能力动态数据库。建立地震应急准备能力评价体系和标准,编制城乡地震应急准备能力评估指导纲要,开展基于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和情景构建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二)地震科普与应急救援培训平台建设。依托我省地震应急救援专业队伍训练基地,建设具有代表性的特定灾害场景、地震应急救援实训系统和配备必要救援辅助装备及设施的防震减灾素质教育、培训平台。充分利用全省已建立的众多地震科技馆、纪念馆等资源,建设数字地震科普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