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德阳市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

发布时间: 2017-04-12 10:25:00 来源:发展与财务处

字号: [ ] [ ] [ ]

打印本页

logo

  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十三五”时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决胜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也是防震减灾事业直接服务于国家战略,面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与之相协调,满足于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重要时期。如何提高防震减灾能力,已刻不容缓地摆在我们的面前。

  德阳市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四川省防震减灾条例》、《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7-2020)》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国家和四川省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纲要,在认真总结“5.12”汶川8.0级、“4.20”芦山7.0级特大地震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按照四川省地震局和德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德办函〔2014139号)文件总体部署,编制本规划。

  德阳市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是全市防震减灾事业长期发展的战略蓝图,规划期为20162020年,是市政府全面部署我市今后五年防震减灾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决定防震减灾重点建设项目和安排投资的依据,对全市防震减灾工作具有宏观战略指导作用。

  一、我市防震减灾工作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我市防震减灾工作现状

  “十二五”期间,德阳市防震减灾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支持和财政投入,基本完成了 “十二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我市防震减灾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是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建立健全了防震减灾工作体系,明确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职责,建立了一支专群结合的防震减灾工作队伍,把防震减灾事业纳入了各级政府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增加了防震减灾事业经费的投入,研究解决了防震减灾工作中的一些重大问题。

  二是地震监测项目建设全面完成。重建了清平地震监测台;新建了德阳市天元地震监测台;购置了流动地震监测车;建成了我市测震数字化台网、前兆数字化台网、地震信息传输台网,做到了地震监测数据网络化、信息化,实现了省、市、县地震观测数据资源共享;采取与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合作的方式,建立了覆盖全市的地震预警和烈度速报系统,地震监测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是震害防御工作全面拓展。加强了抗震设防管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纳入了基本建设并联审批程序;在德阳城区开展了房屋抗震性能普查工作;编制了《德阳市城区防震减灾规划》;农村民居安居工程纳入了移民搬迁、新农村建设和美丽新村建设规划,全市开展了农村民居工匠抗震性能培训;完成了亭江新区、旌东新区地震小区划项目可研论证。

  四是应急救援能力明显提高。修订了《德阳市地震应急预案》,全市各级政府、市级部门、企事业单位修订和备案1300余件;组建了德阳市综合灾害应急救援队,成立了德阳市地震应急救援大队,建立了德阳市志愿者应急救援队,各县(市、区)均建立了各类应急救援队和志愿者队伍;完成了2012年全市防灾减灾大演练,每年在部分学校、企业、乡镇、社区组织开展了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完成了德阳市区10处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包括1处市级、2处区级、7处固定避难场所,在已建成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均设置了避难标识、标牌,在地震等突发事件发生时可以为群众提供临时避难场所。

  五是国家、省、市科普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取得实效。“十二五”期间,创建国家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4个、省级科普示范社区6个,市级科普示范社区12个;创建市级示范乡镇7个;创建省级科普示范学校8所,市级科普示范学校15所;依托绵竹汉旺地震遗址公园建立了省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通过创建示范单位的工作,增强了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

  (二)我市防震减灾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十二五”期间,德阳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在芦山7.0级、康定6.3级地震中为减轻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防震减灾三大体系建设仍不能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主要表现在:

  1.地震监测能力仍然薄弱

  全市地震台站密度不能满足防震减灾工作需要,还需加密布局,台站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多手段综合观测比例不高;地震监测仪器的精度有待提升;各级地震监测中心台网整体效能发挥不够理想,台网运行保障能力不足,各县(市、区)地震监测能力还有待完善和提升。群测群防队伍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地震宏观异常信息捕捉能力不足。

  2.地震信息服务能力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目前,我市为社会提供震情、灾情、应急救援信息以及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等防震减灾信息服务的渠道和手段仍然不足,地震信息服务机制尚未健全,防震减灾社会服务功能的综合协调和整体效益发挥缺乏技术支撑平台,还未形成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地震应急相结合的高质量、专业化的地震信息服务体系,与地震灾害高风险水平不相匹配,难以满足政府和社会需求。

  3.地震预警与地震烈度速报能力尚未形成

  目前,全市专业地震预警与地震烈度速报能力尚未形成。德阳市防震减灾局虽然争取到与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试点合作,已先期开展了地震预警与地震烈度速报系统试验。这一科研项目对地震预警的地点、震级、精确度不高,没有针对政府地震应急决策、公众逃生避险、重大工程地震紧急处置等形成高质量、专业化的地震预警与地震烈度速报信息服务体系,不能满足政府和社会的强烈需求。

  4.城乡科学防御地震灾害能力不强

  我市城镇和农村地区防震减灾意识仍然淡薄,科学防御地震灾害能力不强。一是主城区未开展地震小区划工作,无法向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提供防震减灾基础数据;二是农村房屋没有开展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工作,基础数据更新非常困难,造成地震灾害预测数据不准,不能直接为农村地区抗震设防服务。

  5.地震应急救援装备不足

  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救援装备不能满足抗大震的需求;通信保障能力不能满足抗震救灾指挥的需要;应急救援管理和技术人才比较匮乏;地震现场应急所需的技术支撑、工作装备不能适应灾情评估的需要。

  6.全市公众防震减灾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十二五”期间,虽然我市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应对地震的避险、自救、互救能力亟待提高,防震减灾阵地建设需要加强,科普产品创作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学校还未普遍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纳入教学内容。

  二、编制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为根本宗旨,坚持防震减灾同经济建设一起抓,紧紧围绕国家2020年防震减灾奋斗目标,进一步深化防震减灾体制改革,在全面评估现有监测系统的基础上,找准差距,加大投入,科学规划,统筹省、市、县三级地震台网数据资源,优化布局,构建多学科、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的监测网络,不断提高地震监测能力。充分整合应用现有监测信息资源、新技术新方法,强化震情跟踪研判,依靠科技,依靠法制,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不断提高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综合防震减灾能力,努力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全面建设小康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提供可靠的保障。

  (二)基本原则

  结合本地实际,遵循统筹兼顾、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充分考虑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及经济社会发展等需要为原则,使防震减灾事业能够协调、创新、可持续发展。

  三、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工作目标

  2020年,全市基本具备综合抗御6.0级左右地震或当地地震基本烈度的地震能力,力争达到全国同类地区的先进水平。

  德阳按照省、市、县一盘棋的工作思路,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统筹整合各级各类监测台站资源,优化台网,升级更新地震监测中心设备,强化信息服务,建成较完善的地震预警和地震烈度速报信息接收系统,为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公众提供快速震情、灾情信息,为抗震救灾、紧急救援决策提供依据。经过5年的努力,到2020年,配合国家和四川省地震局完成龙门山、龙泉山活断层探测、地震预警和烈度速报网络建设工作;完成市、县(市、区)主城区小区划工作;完成德阳市地震监测台网升级;建立健全较完善的抗震救灾组织指挥系统;社会公众基本具备防震减灾知识和应急避险技能。

  (二)主要任务

  “十三五”期间我市防震减灾的主要任务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针对防震减灾事业发展中存在的薄弱环节,重点提升地震监测、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城镇地震灾害风险防御、地震应急救援响应与处置、增强公众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为主的防震减灾综合能力建设。

  1.提升地震监测预报能力

  德阳市及各县(市、区)防震减灾局均要完善、升级、更新地震监测台网中心信息设备;增加地震监测台网密度,购置流动观测设备;建成较完善的地震预警和地震烈度速报信息接收系统;改善地震监测环境和监测条件;健全群测群防体系,推广先进的群测群防工作经验,解决群测群防经费,购置地震宏观异常调查装备,形成多学科、多途径的综合观测系统,努力提高地震短期预测能力。

  2.加强地震灾害风险防御能力建设

  夯实基础,加强抗震设防监管,严格执行抗震设防要求,积极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和城市地震小区划工作;积极开展国家级防震减灾示范城市、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教育基地、国家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省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加强中小学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法制教育宣传,把《防震减灾基础知识—德阳市中小学教育读本》纳入中小学安全教育内容。

  3.提高地震应急救援响应与处置效率

  加强各地应急准备能力建设;加强地震现场应急工作队、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大队、地震灾害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积极组织开展地震应急救援日常培训和演练,提高社会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地震灾害应急联动、生命救援和综合处置能力;解决震时通信保障问题,以适应抗震救灾指挥部及时指挥地震现场应急救援工作;完善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和基础信息收集。

  四、“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建设

  四川省“十三五”期间安排4个重点项目,全市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共计65个项目,其中市本级计划实施15个项目,六个县(市、区)计划实施50个项目,具体项目实施时,实行一事一议,所需经费由各级财政投入实施。

  四川省地震局“十三五”期间将在德阳重点安排4个项目,其主要资金来源由中央和省财政解决,待省地震局项目落地后,市、县财政时实配套部份项目资金。

  (一)四川省“十三五”期间安排重点项目

  1.四川省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

  依托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集中在省内101°E105°E区域内推进四川省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建设。整合现有全省各级地震管理部门建设维护的测震台网、强震动台网和社会力量建设的各类地震监测台网,新建强震动、烈度计台站,建成覆盖全省范围的地震烈度速报台网和覆盖重点监视防御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区的预警台网。形成全省范围的地震烈度速报能力,形成重点地震监视防御区的地震预警能力,形成其他地区的地震预警信息获取能力,为政府应急决策、公众逃生避险、重大工程地震紧急处置、科学研究提供及时丰富的地震服务。

  2.活断层探测

  项目的建设内容包括:四川省125万活动断层普查、15万活动断层地质填图、11万城市活动断层探查、地壳深部结构探测、四川省活动断层基础数据库建设五个部分。其中与德阳市相关的是龙门山、龙泉山活断层德阳段。

  3.四川省地震科普教育与应急救援培训能力建设

  依托我省地震应急救援专业队伍训练基地,建设具有代表性的特定灾害场景、地震应急救援实训管理系统和配备需要救援辅助装备及设施的防震减灾素质教育平台。推进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示范学校、示范社区建设。

  同时,在我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中小学、医院等密集场所配备地震人员疏散演练训练器。充分利用全省已建成的众多地震科技馆、纪念馆等资源,建立网上数字化地震科普馆。最终形成以省防震减灾素质教育平台为中心,辐射全川的平震结合、点面结合、虚实结合的防震减灾素质教育培训、训练和救援行动支持体系。为各层次专业应急管理人员、应急救援人员、志愿者和社会公众的专业技能培训及地震知识提供现代化的专业基础设施条件,以及震时为救援现场提供技术支持,全面提升我省地震应急救援和综合减灾能力。

  4.四川防震减灾信息服务工程

  建设四川省防震减灾信息服务工程,为地震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应急救援和科技创新提供信息支撑平台。构建全省地震信息服务网络、“省、市、县和台站”三层构架,引入云计算、云服务级大数据等新技术,完善或新建信息节点基础设施,建设防震减灾信息服务中心。提升各级信息节点的通信能力,促进数据、信息共享能力和协同能力;提升数据与信息搜集、分析处理、储存和信息服务能力,加强信息安全建设,确保数据、信息应用安全;实现烈度速报、预警、测震、强震、前兆、水库地震台网等监测数据的及时共享。开展地震预测预报基础信息库的建设,建立以前兆数字化观测资料为主的前兆资料典型干扰库和典型异常库,构建完善的地震预报会商技术系统。建设全省地震数据共享服务平台,为省抗震救灾指挥部提供上与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中与省级各应急指挥中心、下与市(州)乃至县(市、区)应急指挥中心互联互通的信息共享,为提升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德阳市“十三五”期间安排重点项目

  市本级财政将在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救援三大体系建设上,主要实施15个重点项目,分别是:

  1.升级更新地震监测设备

  1)地震监测信息节点设备升级更新

  目前,德阳市防震减灾局机房现仅有5台服务器,且其中3台服务器为2004年省局配备的设备,存在服务器老化的问题。机房交换机系2007年配备,使用年限已达8年,经常会出现网络中断,丢包延时过大等情况。现德阳数据共享平台已搭建完成,各县(市、区)均通过我局获取地震监测数据,该交换机已不能满足大数据的需求。中心下属工作站均为2007年投入使用,由于地震工作的特殊性,工作站均24小时不间断工作。地震监测数据处理量大、时间久,导致工作站数据运行缓慢,机房设备需升级改造。

  2)购置地震监测设备

  “十二五”期间,我市地震监测手段抓住了汶川地震恢复重建的机遇,重建了绵竹清平地震台,新建了德阳天元地震台,增添了部分地震监测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监测空区,让监测台点布局更合理。但是按照国家地震监测手段的要求,目前我市地震监测台站现有的设备不能满足测震、地下流体、地壳形变、电磁等四大门类学科的要求;购置了流动监测车,却没有配套的流动监测设备。为了使德阳市辖区内地震前兆观测学科更完善,更好地捕捉地震前兆信息,应补充购置安装流动地震监测设备。

  3)地震宏观异常调查装备建设

  根据《防震减灾法》第27条规定:“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部门或者机构接到地震有关的宏观异常报告后,应当进行登记并及时组织调查核实”。我市境内每年都有不同种类如水位、水温、倾斜、鸡鸭鱼等宏微观异常现象出现,目前调查时只能靠肉眼和经验来判定异常,无宏微观异常现象调查的对比观测仪器。因此需要购置部份地震宏微观异常对比观测仪器。

  2.加强地震灾害风险防御能力建设

  1)开展亭江新区、旌东新区地震小区划

  地震小区划是对城市或工程场地范围内可能遭遇的地震动强度及其特点的划分,是履行防震减灾法职责和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防震减灾工作方针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城市建设工程综合防御的具体步骤。开展德阳城区地震小区划主要是提供设计地震动小区划图,作为城市抗震设计、震害预测、制订防震减灾规划、城市规划和工程设防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依据。它们包括地面峰值加速度图、峰值速度图以及由峰值加速度、峰值速度标定的设计反应谱。

  根据《防震减灾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按照全国地震区划图编制委员会编制的《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新的设防标准和德阳市规划委员会制定的《德阳市城市抗震设防规划》,需要在德阳新规划的亭江新区、旌东新区开展约150平方公里面积的地震小区划工作,将为城市房屋抗震设防提供地震动参数。

  2)创建国家级防震减灾示范城市

  地震安全是城市安全的基础,是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四川省防震减灾条例》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国发〔201018号)以及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1028号),中国地震局《关于加强市县防震减灾工作的指导意见》(中震防发〔201296号)、《关于加强基层防震减灾示范工作的通知》(中震防发〔201347号)、《关于加强城市防震减灾能力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中震防发〔201370号),紧紧围绕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目标,全面提升我市综合防御地震灾害的能力。

  3)创建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教育基地

  根据中国地震局有关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教育基地建设的有关要求,在已有绵竹汉旺地震遗址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教育基地基础上,创建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教育基地。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教育基地标准包括:科普知识展示厅、地震损毁实物展示厅、地震体验设施、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网站、多媒体演示厅及其软硬件设施。

  4)创建国家、省级防震减灾地震安全示范社区

  根据中国地震局关于印发《地震安全示范社区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中震防发〔201233号)要求,为增强社区居民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觉性,提高地震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发挥示范作用,每年建立12所省级以上防震减灾地震安全示范社区。

  5)创建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二十三条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以及省地震局、省教育厅、省科协等单位要求,为推进防震减灾示范学校、社区建设,每年建立1所省级以上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才能达标。

  6)创建市级科普示范乡镇

  根据德阳市防震减灾局关于印发《德阳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乡镇申报认定工作(试行)办法》的通知(德市震〔20118号)要求,为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全面提升乡镇居民防震减灾意识和地震自救互救的能力,每年建立1个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乡镇。

  7)中小学防震减灾科普、法制教育宣传建设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学校应当进行地震应急知识教育,组织开展必要的地震应急救援演练,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坚持把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纳入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实施纲要,创新宣传新形势,把《防震减灾基础知识—德阳市中小学教育读本》纳入市本级中小学安全教育内容,提高中小学生防震减灾意识、紧急避险能力和识别地震谣言的能力。

  3.加强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1)地震应急演练

  根据《防震减灾法》第四十四条和五十六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开展地震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地震救援知识培训和演练。为了全面提高公民在地震灾害中自救互救能力,一是制定德阳市地震应急演练规划,规划完整的演练方案;二是指导全市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和学校、医院等密集场所的经营管理单位以及可能发生次生灾害的矿山、危险物品等生产经营单位制定应急预案,每年在学校(机关单位、企业、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等)举行一次单项地震应急演练,政府每届任期内五年举行一次多部门联合地震综合应急演练,其中每年举行一次单项演练;政府组织,各部门协调一次综合演练,才能达到地震综合应急演练目的。

  2)完善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

  为保证我市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有效运转,切实发挥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在应对破坏性地震中的作用,为政府进行地震灾害评估、应急指挥与救灾决策提供科学有效数据资料。

  进一步完善全市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对系统硬件设施进行升级、扩展,新购置工作站、服务器等,增强系统快速处置功能。每年对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基础数据进行更新,确保实现数据库的动态管理,进一步提升全市抗震救灾应急指挥能力和地震应急保障能力,有效开展抗震救灾应急指挥工作。

  3)加强德阳市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大队建设

  根据《防震减灾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市、县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充分利用消防等现有队伍,按照一队多用、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应当配备相应的装备、器材,开展培训和演练,提高地震灾害紧急救援能力。我市已于“十二五”期间在德阳市综合救援支队基础上建立了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为了适应地震灾害救援的需要,需配备地震专业救援队伍专业设备、应急队员个人装备、人员进行培训。

  4)德阳市志愿者“第一响应人”地震应急救援培训

  根据《防震减灾法》第四十四条和五十六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开展地震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地震救援知识培训和演练,使志愿者掌握必要的地震应急救援技能,增强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能力。根据《国家地震应急预案》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建立健全地震应急管理培训制度,结合本地区实际,组织应急管理人员、救援人员、志愿者等进行地震应急知识和技能培训。按照《四川省防震减灾条例》第五条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大对防震减灾的投入,统筹安排专项资金,用于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建设与培训等工作。为提升全市基层应急业务骨干地震应急救援技能,增强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能力,十三五期间,在全市每年举办一期100人的志愿者“第一响应人”地震应急救援培训,人员覆盖全市基层乡镇、社区地震应急业务骨干,使全市基层应急骨干和志愿者救援队伍掌握地震现场搜索救援行动基本常识和技能,全面提升应对灾害的处置能力。

  5)德阳市重大灾害应急通信网建设

  为保证政府和各应急单位快速处置重大灾害事件,在灾害现场能有效通信联系以及与后方指挥中心建立通信联络,适应应急部门快速反应机制的建设,有效实现指挥处置的应急通信保障。建立一个适应重大灾害现场环境,可靠的重大灾害应急通信网。

  德阳市重大灾害应急通信网主要使用超短波电台,并配置卫星用户站。配置车载、手持通信设备作为超短波通信网的辅助通信方式,实现各级救灾指挥部和应急单位之间能够进行数据、图像、集群语音通信。重大灾害应急通信网包括:指挥中心、固定数字中继站、固定数字链路站、车载机动数字中继站,信号覆盖整个德阳市区及各县(市、区)。

  4.除市级实施地震监测、震害防御、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项目外,各县(市、区)的规划项目按照财政体制分级投入原则,由各县(市、区)政府对本地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审定通过后组织实施,报当地人大备案。

  五、保障措施

  (一)健全组织领导体系

  各级政府和防震减灾部门要充分认识新时期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充分认识震情形势的严峻性。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督导检查,切实做到认识到位、组织到位、责任到位、保障到位。进一步细化责任目标,完善工作措施,明确工作任务,责任落实到人,确保“十三五”防震减灾规划的顺利实施。

  (二)加强防震减灾法制建设

  深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四川省防震减灾条例》、《地震监测管理条例》、《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并制定与之相配套,结合我市防震减灾规范性文件,完善地方性防震减灾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将防震减灾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加强社会防震减灾行为的监督管理,制定有效的管理、监督体制,规范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责,规范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活动,不断加大防震减灾行政执法力度,保证全市防震减灾行政执法工作健康开展。

  (三)健全防震减灾社会管理体制

  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完善全市防震减灾管理体制,明确各防震减灾成员单位防震减灾社会管理责权,强化防震减灾社会管理职能。实行市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各成员单位分工管理、各负其责的管理机制和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地震部门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的防震减灾工作机制,通过体制、机制创新,逐步形成符合防震减灾事业发展要求,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科学高效的防震减灾行政管理体系。

  (四)加大防震减灾“十三五”项目资金投入

  为切实保障防震减灾事业基础地位,各级政府要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本级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去,将防震减灾“十三五”项目资金需求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企业、社会投入的多元化防震减灾事业体系,注重使防震减灾资金的投入水平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相适应。

  按照市财政体制分级投资管理原则,市级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项目,由市级财政投资实施;各县(市、区)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项目,由各县(市、区)政府审定后,所需资金由本地财政投资,并组织实施。

  (五)建立人才强业机制

  按照“用好现有人才,稳定关键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未来人才”的原则,合理设置工作岗位,保证地震监测预报工作队伍稳定;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建立良好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流动、评价机制。按照“思想过硬、业务精通、纪律严明、精干高效”的总体要求,加强队伍常规管理,加强教育培训,加强合作与交流,改善队伍总体结构,提高队伍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加快我市防震减灾与先进水平接轨的步伐,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防震减灾专业队伍,为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不断适应新时期防震减灾工作的新要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