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大地震40周年谈抗震]孙佩卿:完善监测体系 提升防震减灾能力

发布时间: 2016-08-12 16:01:00 来源:新华网

字号: [ ] [ ] [ ]

打印本页

logo

  新华网石家庄7月27日电 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大地震,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各行各业的大力帮助下,唐山人民重建家园,创造了抗震救灾史上的多个奇迹。

  近年来,河北省防震减灾工作取得了快速发展。

  在唐山大地震40周年纪念日前夕,就如何提升防震减灾水平等话题,河北省地震局局长孙佩卿接受新华网专访。

河北省地震局局长孙佩卿接受新华网专访。张润贞摄

  4方面原因造成大地震破坏严重

  主持人:马上就到唐山大地震40周年纪念日了,当年唐山大地震造成那么严重的损失,原因都有哪些?

  孙佩卿:唐山大地震的破坏范围超过了3万平方公里,地震有感范围达到14个省(市、自治区),北京市和天津市都受到严重波及。

  地震后,唐山市顷刻间夷为平地,造成这种严重破坏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震级大,唐山大地震震级7.8级,极震区烈度达到11度,而当时的唐山是一座基本不设防的城市,大量房屋建筑未采取抗震措施;

  第二,震中正好位于唐山市中心,这是典型的“城市直下型”地震;

  第三,地震是凌晨发生的,地震持续时间为23秒,从人们被震醒到清醒再到反应过来准备采取措施时,就已经来不及了;

  第四,当时的地震监测技术比较落后,大量地震观测仪器记录振幅出格,一些地震监测台在地震中受损,导致无法在第一时间掌握地震发生地点、震级等关键信息。

  主持人:唐山的抗震救灾创造了无数个奇迹,比如十天后铁路通车了,在当时的条件下,为何能取得那样的成果?

  孙佩卿: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迅速建立抗震救灾指挥部,展开了规模空前的紧张救灾工作,及时控制了灾情,减少了伤亡。从物资调运到伤员转移无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着,从疫病防治到恢复生产创造了无数个奇迹。

  唐山抗震纪念碑的碑文有记载,当时,十余万解放军星夜驰奔,首抵市区;五万名医护人员及干部民工运送物资,救死扶伤;数十万吨物资运达灾区。

  唐山大地震是全国人民抗御巨大自然灾害的悲壮历史,凝结了“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伟大抗震精神。

  地震监测体系让震后救援更加精准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地震监测非常关键,可以说提前一分一秒都很重要,在这方面,河北是怎么做的?

  孙佩卿:防震减灾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因此,地震监测特别重要。

  地震发生了,首先需及时知道地震在哪儿,破坏面积有多大,什么地方轻,什么地方重。目前,河北省范围内地震监测能力达到2级,地震速报能力为10分钟,华北区域自动地震初报时间为3分钟。今年6月份,张家口尚义县发生4.0级地震,张家口3分钟内自动速报,消息出来之后直接发送给相关部门,为救援工作的开展争取了时间。

  目前,河北省已建成1个省级地震台网中心、57个前兆观测台、57个数字遥测地震台、107个强震动台,以及流动测量网点,建成了布局较为合理、管理规范的数字化地震监测台网。

  除了地震速报,河北省地震局还开展了地震烈度速报、地震预警等探索。

  访谈现场。张润贞摄

  主持人:地震速报和烈度速报有什么不同?地震预警有哪些应用?地震预报有哪些进展?

  孙佩卿:地震速报和烈度速报是有区别的。地震速报的内容是地震时间、地点、震级,而烈度速报的内容是地震周边烈度的分布,烈度越高、破坏越严重。有了烈度速报,救援就会更加精准有效。

  目前,唐山已经建立了烈度速报网,张家口正在建设中,这两个地方近年来的地震相对多一些。下一步将在石家庄和秦皇岛建设,其他地区也将陆续建起地震烈度速报系统。

  地震预测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尽管困难多、难度大,但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前沿性研究一直在进行,通过历次攻关研究的努力,到目前为止,我国有几十次地震在地震发生之前有所察觉。但是,从科技水平来说,准确的地震预报还是做不到的。

  近年来,我国逐步开展了地震预警研究,就是在地震已经发生但还没产生破坏的情况下,我们获知这一信息,采取紧急处置措施,减轻地震损失。地震预警时间往往非常短,甚至只有几秒钟,但还是有一些作用的,比如应用到高铁、城市生命线工程等。我们已经在唐山的几个社区装备了燃气管道的地震紧急处置系统,就是接收到地震预警信息后,立即切断燃气管道,以减少燃气泄露可能造成的危害。

  用科技创新推动防震减灾能力不断提升

  主持人:一旦发生灾情后,如何保证河北各级地震救灾体系能够迅速运转起来?

  孙佩卿:河北省设立了防震减灾联席会议,地震发生后,立即转为防震减灾指挥部。河北的地震应急指挥辅助决策系统近年来不断升级和完善,为省委、省政府开展抗震救灾指挥提供了备用场所和技术支持。全省修订完善各级各类应急预案,基本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

  河北省还先后建成了三支省级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各地市也分别组建了专业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这些都是震后能够快速实施救援的保障。

  主持人:地震局在其中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孙佩卿:地震刚发生时,震区的信息、现场情况无法传递出来,有几个小时的信息空白区。这段时间,地震部门要开展很多工作,比如,分析这个地区的历史地震特点,是容易发生建筑物损坏,还是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再比如,迅速掌握该地区的历史地震类型,有的地区是只发生一个大地震就结束了,还有的是一个大地震后接连发生很多余震。那么,根据这些信息采取的救援措施不一样。

  地震部门会第一时间把地震信息输入应急指挥的数据库,模拟出破坏范围、死亡人数、损失等地震灾害快速评估信息,根据快速评估信息,为救援力量、救援物资的配备等提供决策建议。

  孙佩卿和主持人在交流。张润贞摄

  主持人:未来,就进一步提升河北防震减灾能力、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您有哪些思考?

  孙佩卿:近年来,我们在加强防震减灾公共服务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距离政府和公众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比如观测系统不够优化、预测基础性工作不够扎实;预防性和基础性探测工作科技含量不够高,成果实用性不强;灾情快速获取、应急救援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我们正在找准短板,以科技创新推动防震减灾能力提升,大批防震减灾科技成果加快了转化。比如通过监测预测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提升地震监测与速报基础能力;试验开展的地震预警示范系统可实现震后5秒触发首报;减隔震技术在唐山的一些建筑上已经开始应用;建筑结构地震安全监测及健康诊断技术应用示范,为更多的建设工程提供地震安全服务。通过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让科技创新为防震减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同时,我们还在继续完善防震减灾治理体系,推进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进一步落实法定职责,培育社会组织和公民防震减灾意识。进一步健全治理制度和机制,健全完善协调联动机制、社会动员机制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