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四川芦山7.0级地震的启示

发布时间: 2020-04-20 09:27:00 来源:四川局

字号: [ ] [ ] [ ]

打印本页

logo

  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龙门山中段地区的龙门山断裂带上,发生了震惊中外的汶川8.0级特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也给我们带来了惨痛的教训。

  有史料记载以来,龙门山地区只记录到少数几次6级左右的地震,其中包括1657年汶川61/2级地震,天全1327年≥6级地震,大邑1970年6.2级地震。如此相对较低的历史地震活动水平,使人们低估了龙门山地区的地震风险水平。汶川地震发生后,科学家们开展了详细地震科学考察和一系列的活动断层探测工作,发现龙门山断裂带具有低滑动速率、高闭锁、长发震周期(约3000年)的特点,这也是造成对龙门山地区地震危险性低估的另一个原因。

  仅仅相隔5年,2013年4月20日在龙门山南段地区又发生了芦山7.0级地震。这次地震造成的灾害损失与以往同级别地震相比明显偏低,主要与汶川地震发生后当地采取的一系列防震减灾措施密切相关。主要体现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汶川地震发生后,科学家们开展的科学考察为我们重新认识这一地区的地震风险水平提供了科学依据。根据四川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推进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编制、实施工作的要求,四川省地震局依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编制并下发了《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区各乡镇地震动参数表》及其相应图件(川震发防[2009]117号),成为四川省灾区一般建设工程抗震鉴定、加固与新建依据,使得龙门山地区房屋建筑普遍提高了抗震设防标准。

  此外,灾区还大力推广了减隔震技术、轻型钢结构建筑等新型抗震技术措施,大大提升了这一地区的房屋建筑抗震能力。如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芦山县城距芦山地震震中10余千米,地震烈度达到8度,经受住了大地震考验,特别是按7度设防的芦山县人民医院新门诊综合楼几乎毫发未伤,玻璃没碎,墙没裂缝,只脱落了少量的乳胶漆,并在地震应急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原因就是采用橡胶垫隔震技术,即在建筑物的上部结构(地面建筑)和下部结构(地基)之间,设置一个个橡胶隔震支座,以隔离或耗散地震从下而上输入的能量,从而确保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整体安全性,体现出显著的防震减灾效果。

  另一方面,也表明开展城市活断层探测的重要性。众所周知,活动断层是大地震发生的元凶,查明活动断层的展布位置和发震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汶川8.0级特大地震和芦山7.0级地震都是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上。汶川8.0级特大地震几乎将北川县城完全摧毁,究其原因是发震断层直接穿越城区所致。因此,开展城市活断层探测工作,“把地下弄清楚”就显得十分重要。震后陆续开展的“芦山震区活断层调查项目”、“宝兴县活动断层探测项目”、“成都市地震活断层普查详勘项目”等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这些探测成果为当地的国土规划、土地利用及活动断层避让提供了地震安全方面的科学依据。

  受到芦山地震及2017年发生的九寨沟7.0级地震的启示,四川省政府高度重视活断层探测工作,开国内先河,启动实施总投资2.1亿元的“十三五”重点项目—《四川省活断层普查项目》,旨在实现四川全域活动断层调查的全覆盖,找出未来可能发生大地震的重点地区,也是落实《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透明地壳”科学计划的务实行动。该项目所产生的技术成果,能够更好地掌握四川,特别是重点区域的地震活动断层的位置及活动性,为防震减灾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数据支持,对于保障全省公共安全、服务经济建设、减轻灾害风险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把地下搞清楚”、“把地上建牢固”,这就是芦山7.0级地震恢复重建给我们的重要启示。做好上述两方面工作,就是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和自然灾害防治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之一,即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