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之即来 来之即战 战之即胜
——四川省地震局办公室党支部积极参加九寨沟抗震救灾侧记
2017年8月8日夜,突如其来的7.0级地震,打破了九寨沟县和谐宁静的生活,在这突如其来的灾害来临时,办公室支部全体人员第一时间做出快速反应,投入到了抗震救灾的行动中。以办公室同志为主体,监察处、发财处、震防处、应急处等协同配合的前方指挥部新闻秘书组和后方指挥部秘书组,出色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组织2场新闻发布会,组织新闻采访15次,接受45家媒体采访,整理编发《值班信息》59期,向省委、省政府、中国地震局和省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及时报送有关情况,编报重要文稿12篇、在报纸网站发表综述文章4篇,指挥部纪要6期,现场工作简报17期,现场工作快讯26期,收集地震资料文件120份。在此过程中,涌现出的许多令人感动事迹各不相同,他们相同的是共有一个名字—共产党员。
星夜兼程,千里奔波。震后,支部书记杜斌连夜从安徽合肥飞到重庆,再从重庆赶到成都,辗转1600余公里,于9日6时抵达局里,负责局应急指挥部秘书组工作,带班值守、协调前后,撰写信息、牵头组织文稿,按照预案履职尽责。
一路逆行,夙兴夜寐。杨志敏同志在经过8月8日一个不眠之夜后,10日一早一路逆行,赶赴现场,冒着余震、塌方、滑坡危险,忍受着急性牙髓炎钻心的疼痛坚持工作,担负起现场指挥部新闻秘书组工作,每天睡眠时间不足4小时。
新人老兵,熬夜坚守。张作勇同志作为刚到省地震局挂职的新人,也在地震系统工作十余年的老兵,每晚都在后方指挥部熬夜坚守收集信息,耐心细致编发简报。
老骥伏枥,不让年轻。曾援朝同志还有半年就要退休了,可是思想一点也不退休。震后迅速第一时间到岗,协调交通保障等工作。随后在指挥部一直坚守。
带病上阵,奔赴前线。王浚羽同志当时正在生病,杨光远正在过生,他们第一时间随应急队伍进入灾区,由于受地震影响,道路两侧滑坡滚石不断,加上交通管制,经过将近10个小时到达九寨沟县城,一到现场就立刻投入到工作中,一个负责协调工作,一个负责秘书工作。
舍弃小家,顾全大家。杨远、巫晶两同志,两家人都有牙牙学语的幼儿;李雅蓉的母亲刚刚做完手术;刘婷的父亲腿受伤未愈。灾情就是命令!杨远毫不犹豫地赶赴前线,其他三位同志回到工作岗位投入工作,轮班值守。
默默奉献,可圈可点。胡耀同志连续工作36小时,为前方应急工作提供了坚强的保障;郭佳同志在生理期坚持完成工作;何悦嘉同志刚做完手术,还未完全康复就回到工作岗位;黄粉冬同志放弃休假,提前返岗。其余同志每天完成工作休息均是次日凌晨,充分体现了团结力和凝聚力。
地震无情,人间有情,办公室全体同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工作中时刻牢记使命,对每一个文字、每一张图片、每一个数字都抱着严谨的态度,尽全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办公室全体同志默默无闻,甘于付出,用自己最朴素、最无华的行动,将普通地震工作者真挚的工作热情诠释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