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争分夺秒 绘制救援与重建“路线图”

发布时间: 2017-08-17 10:44:00 来源:?四川日报

字号: [ ] [ ] [ ]

打印本页

logo

——3天行程超过12000公里,完成315个点位调查

 

  815日中午12点,九寨沟县城行人稀少。而县人民医院旁一家酒店的会议室里,一群穿着蓝色T恤的人正紧张忙碌着,他们正在对此次地震中建筑物受损情况进行评估汇总。会议室墙上挂着一条横幅,上面写着“‘8·8’九寨沟地震中国地震局现场指挥部”。

  地震发生后,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副指挥长、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迅即召开指挥部会议,部署地震应急处置措施,此后每天与现场指挥部进行视频会议,汇总会商最新情况,指挥部署下一步工作。

  而由中国地震局直接领导的应急救援队伍,第一时间深入震中核心区域,冒着危险开展应急救援、余震监测、烈度调查、灾损评估等工作,在最短时间内为救援力量的部署和救灾物资的分配提供了精准的“路线图”。

  应急响应 奔赴现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应急响应 奔赴现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88日晚22时,地震发生不到1个小时,四川省地震局第一批58名应急现场工作队员跳上越野车,开启应急灯,从成都出发赶赴灾区,成为最早一批抵达震中核心区域的队伍之一。

  8日当晚,甘肃省地震局启动了邻省地震应急响应,派出24人赶赴灾区。91330分,中国地震局副局长阴朝民率队抵达九寨沟,正式成立中国地震局现场指挥部,指导灾区政府抗震救灾,指挥地震应急现场工作。

  随后,来自中国地震局,四川、甘肃等9个省区市地震局和阿坝、成都、德阳、绵阳防灾减灾部门的260余名专家和技术人员陆续抵达灾区。

  如此迅速的响应,源于地震系统越来越成熟的应急响应体系。“我们平时都会准备一个应急包,里面有全套野外调查的装备,一旦接到指令,马上就可以出发。”现场工作队员宴金旭说。

  烈度调查 早出晚归绘制“地震烈度图”

  进入震区后,地震系统应急人员接到的第一个也是最为重要的任务,就是调查绘制“地震烈度图”。

  省地震局副局长雷建成解释,地震发生后,各地的受灾情况对指挥决策非常重要,涉及救援力量如何投入、救灾物资如何分配、受灾群众如何转移安置、灾后重建规划如何编制等关键问题。虽然各地会第一时间汇报灾情,但由于灾害种类繁多、灾害程度判断标准不一,难以彼此对比。而按国家规定的方法和标准综合评定的地震烈度图,能更为全面和科学地呈现灾区受灾情况,服务灾害损失评估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宴金旭和几个同事组成了一个小组,他们的任务是对九寨沟县黑河乡进行地震烈度调查。这样的小组共有50个,他们用了3天时间,跑遍了川甘两省8个县、71个乡镇,行程超过12000公里。“每天早上天没亮就出发,晚上8点前要把采集的数据汇总到指挥部。”宴金旭说。

  宴金旭告诉记者,烈度调查有一套非常严谨的标准和程序,调查内容包括某地建筑物的受损程度、受损比例,当地地貌地形的破坏程度等。同时,部分地方还要依据仪器记录震动强度数据。“路走不通,就徒步进去,有时还要借助无人机和卫星拍摄的影像。”

  各小组争分夺秒,仅3天就完成了全部315个点位的调查。812日下午,中国地震局正式对外公布“8·8”九寨沟地震烈度图。地震灾区各级政府已以烈度图为重要依据,实施灾后救助和转移安置工作。

  余震监测 增设设备提高地震监测能力

  地震发生后,灾区群众最担心的是余震。实时监测余震,分析评估余震发展趋势,也是地震系统的重要任务。

  雷建成介绍,本次地震发生时,省内的四川数字测震台网60个台站、水库台网23个水库台、12个市县中心和36个市县测震台全部运行正常,还参考了甘肃、青海、陕西等147个邻省台站的数据,第一时间准确测出了震中、震级和震源深度。

  但地震发生时,震中100公里范围内只有4个测震台,地震监测能力为2.0级,即无法监测“2.0”级以下的地震。

  应急人员抵达现场后,立即在震中附近的勿角乡等地增设了24台套监测设备,将地震监测能力提升到1.0级。截至81614时,监测设备共记录到余震4487个。“监测余震有个重要的作用,就是跟踪观察余震的发展、转移、分布等特征,为分析评判后续余震发生趋势提供支撑。”雷建成说。

  813日开始,随着第一阶段救援工作进入尾声,各路救援力量开始陆续撤离,但地震系统的应急人员依然坚守在九寨沟。在野外调查基本结束后,应急人员开始协助防灾减灾部门对灾区建筑物的受损情况进行评估和汇总,形成详细报告。“这份报告将为灾后重建提供基础。”雷建成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