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天山 前指参谋——记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李志强
李志强,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九三学社社员,中国地震局芦山7.0级地震第一批应急现场工作队成员。
芦山7.0级地震发生后,按照中国地震局地震应急预案要求,李志强作为一名地震灾害高级评估师,立刻与中国地震局应急救援司联络,于当天上午11时随地质所第一批13名应急队员从出发,下午17时到达成都双流机场后,即刻乘车前往地震灾区,下午19时,他利用丰富的震害调查经验,趁车队在雅安境内名山区排队加油的空闲时间,对当地进行了地震灾害现场调查,确认了第一个灾害调查点。调查发现,沿街房屋外表较好,但内部破坏严重。
由于进入芦山地震现场的道路严重堵塞,按指挥部指令,他随车队改道邛崃,日夜兼程,经芦山县大川镇、太平镇、宝盛乡、龙门乡,于21日晚到达中国地震局应急指挥部,200余公里的路程,由于严重的山体滑坡,工作组走了近30个小时。在这30小时中,他每到一处滑坡点,便和同事一起下车徒步开展调查,到达指挥部时,已完成了一路上经过的所有的滑坡和灾害调查点现场工作。在调查间隙,他及时将调查结果向指挥部报告,为评估灾区的范围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在赴芦山县太平镇祥和村三龙山组开展工作时,附近山坡上刚刚发生较大型的滑坡,该滑坡产生的大量松散堆积物直接淤积在当地附近的一条深沟上游。经与当地老乡联络,他确认此处为一个老的泥石流沟,在上世纪60年代曾经发生过严重的泥石流,近年也时有小的泥石流发生。调查组根据对此处滑坡和震害进行的专项调查结果,认为此处是一处高泥石流风险发生段,直接威胁沟口处8户人家,并对沟口附近的一处当地临时避难区有较大威胁。同时如果泥石流发生,将对该段公路产生严重破坏,会对芦山县北部的救灾工作产生严重影响。
回到指挥部后,工作组将这一重要情况第一时间向中国地震局应急指挥部指挥长修济刚做了专项汇报。指挥部立即形成专报信息,并与国土资源部门联系,共同商议应对措施,4月23日中午,中央电视台专门播发了这一重要信息,为当地的抗震救灾和灾民安置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李志强研究员目前正在按照指挥部的部署,全身心投入现场灾害调查评估工作中。
李志强研究员在芦山地震滑坡灾害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