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旺盛斗志、及时高效工作——记四川芦山7.0级地震现场指挥部秘书组
四川芦山7.0级地震现场指挥部秘书组,由中国地震局、四川局、重庆局、云南局、四川凉山州局等地震现场工作人员组成,前后从事秘书协调工作18人。在芦山7.0级强烈地震面前,责人感和使命感使秘书组尽职尽责、忘我工作、默默奉献,以饱满的精神、昂扬的斗志,自觉克服种种困难,作为前后方信息汇集与传递中心,奋战在抗震救灾、地震应急工作前线,及时准确搜集整理各类地震灾情、震情信息,报告现场指挥部和后方指挥部。确保了综合信息收集传递及时高效,先进典型舆论宣传生动活泼,为中国地震局和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决策提供了第一手翔实资料,为此次地震抗震救灾工作作出了积极努力。
突出及时准确,做好综合信息收集编写。
现场指挥部秘书组认真做好应急值守、综合信息的收集处理、现场指挥部和后方信息沟通,保证各类文件的及时处理和传达贯彻;搜集和采编震情、灾情信息并认真核实,及时反馈现场工作情况;承担现场指挥部综合文稿起草工作。
截至28日,现场指挥部秘书组已编发现场工作简报69期、现场工作纪实专题《使命》1期、处理现场指挥部文件300余份、收集整理各市州灾情报告60余份,图片资料2000余张,及时、全面反映了地震现场工作队、震区各市县灾情及抗震救灾动态,为现场应急工作有序高效开展、抗震救灾科学决策提供了必要依据。
严格审核把关,保证信息传递的快速流畅。
制定和完善了现场指挥部文件信息材料的编写、传阅制度,按照现场指挥部的要求,秘书组严格审核文件信息、报批程序,认真审核是否有必要行文、文稿是否符合起草要求,合理有序地履行签发手续,对不符合办理程序和要求的文稿坚决重办,保证信息传递的准确、快速流畅。
积极主动工作,为现场队伍做好协调服务。
地震现场工作初期,秘书组时刻注意收集上报灾情信息,全力协助救援,为救援力量部署决策提供有效信息。整理编写全国地震系统31个现场工作队伍单位和人员统计表,实时更新地震现场工作人员流动情况,协助做好现场队伍进入和撤退的工作,及时收集和掌握各现场工作队的单位动向,给现场工作队发送工作提示信息,接受现场指挥部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
挖掘先进事迹,提前安排做好宣传激励工作。
此次地震发生后,地震现场工作队伍在抗震救灾、现场工作、后勤保障方面显现出许多感人的先进事迹,在工作勤务繁重的情况下,秘书组提前安排部署、主动发掘撰写先进典型材料,极大地鼓舞了地震现场工作队员的士气,激发工作斗志和激情。截至目前,共编写了地震现场工作人员先进事迹5期,充分展现了地震部门在抗震救灾中职能作用和良好形象。
重视资料收集,认真做好文件信息资料存档。
按地震现场指挥部的要求,现场工作队伍认真做好调查总结,向秘书组提交书面工作总结报告。秘书组认真仔细地做好了指挥部文件材料、市州上报的灾情、照片等文档资料的规范、收集整理和存档,努力为抗震救灾和后续的恢复重建工作留下一份珍贵的资料和经验。
克服重重困难,顺利完成秘书组各项任务。
4月20日,芦山强余震不断,秘书组顶着炎炎烈日在户外开始工作,一直到天亮。有的极度疲劳的,就在地面垫子上迷糊一下。芦山断水,加之众多居民的房屋成为危房无法使用,大家在生活方面的困难是很难想象的。
指挥部的灾情组、震情组每天都回来很晚,秘书组资料收集、新闻采集、简报印发后,大多都已经凌晨3点。清晨8点,秘书组又以旺盛的精力、昂扬的斗志投入到工作中。身心疲惫、缺乏休息使他们嗓音沙哑,双眼布满血丝,非常辛劳,但他们说,“比起前线救援队员这点辛苦算什么!”。
秘书组在芦山现场指挥部紧张工作
秘书组在现场指挥部紧张忙碌工作
秘书组同志深夜加班收集整理现场信息
资料收集管理规范,保证综合信息传递流畅及时高效
秘书组成员(18人)
杜 斌、李 洋、张永久、杨志敏、廖 琪、王兆琦
唐 伟、胥津津、吴杜梅、杜锦龙、王 松、李志健
黄昌云、袁远亮、张永祥、王 菲、胡 可、谢 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