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地震局率先利用灾情PDA服务于芦山地震抗震救灾
四川省芦山“4·20” 7.0级强烈地震发生后,“四川省灾情快速上报接收处理系统”迅速启动,各级灾情PDA上报网点积极反应、快速上报,为及时的救灾决策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撑。
据统计,震后半小时共收到来自雅安、成都、凉山彝族自治州等市(州)一百余条灾情信息,灾情类别涵盖震感、通信、房屋和人员伤亡四类数据。在其他可靠灾情未获取之前,上报的灾情信息为省委、省政府抗震救灾指挥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缩短了灾情黑箱期。
震后三小时内,四川多地通讯出现严重堵塞和中断现象,四川省地震局紧急、多次连线雅安市芦山县、宝兴县和天全县境内的所有灾情PDA,但连通率仅为12%,且无法联系上宝兴县任何一名灾情上报员。根据这一可靠数据并结合多方消息,四川省地震局立即向省委、省政府及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告,“ 宝兴成为通讯孤岛”的结论。
“四川省灾情快速上报接收处理系统”是四川省地震局承担的“5.1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一个建设项目,在四川省范围内建设了一套灾情速报网络。灾情PDA是四川省灾情速报网络分布最广、最主要的灾情获取手段之一,分省、市(州)、县(区、市)、乡(镇)四级上报网点部署,包括省中心、7个下属单位、21个 市(州)、151个县(市、区)和1000个乡(镇),主要沿四川境内鲜水河、安宁河、龙门山、华蓥山、惜格达及成都周边等断裂分布。灾情PDA主要面向地震系统专业人员、三网一员的工作人员以及专业救援队,要求灾报员对震后灾情、宏观异常以及救灾需求等信息进行上报,同时接收省地震局下发的指令并进行核实。
灾情PDA至2012年11月正式投入使用,各级防震减灾机构十分重视,省、市(州)、县(区)三级层层组织培训和演练,并出台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截至地震前夕,仅雅安地区举办了培训20余次,演练10余次。特别在2013年2月19日绵阳市三台、盐亭县交界4.7级地震应急中,各级灾情PDA上报的灾情信息为地震抗震救灾指挥决策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