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义无反顾奔远方 心怀责任勇担当
——记四川省震灾风险防治中心勇挑西藏地震台网建设重任

发布时间 : 2023-03-20

  近年来,四川省震灾风险防治中心承担了活断层普查项目、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项目等,“常出差、出长差”成为常态。四川地质条件复杂,夏天要“斗酷暑”,冬天要“战严寒”,野外工作更要难上三分。四川省震灾风险防治中心职工克服种种困难,圆满完成了安排部署的各项任务。2月下旬,他们赶赴西藏,奔远方挑重担。 

  奔赴“人间净土”,守护一方安全 

  位于西藏南部的地震台网监测建设项目,任务急、担子重,而且条件艰苦,20余个地震台网监测点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勘选任务。四川省震灾风险防治中心康宏、吴彤、王翠芳、王宇玺、赵昱、庄园旭、李锐和赛思特公司李江文迅速组队,联合正在西藏地震局援藏的干部王余伟,承担起西藏地震台网建设的重任。 

  一片净土的西藏,也有让人难以克服的困境。高海拔、缺氧、睡不着觉、吃不下饭等一系列高原反应让本就紧张的工作平添了几分艰辛与无奈。这次任务的很多个点位都位于海拔3000米以上,少数点位海拔接近4000米,且大多数工作要在墨脱县开展,热带雨林的边境地区,蚂蟥、蟒蛇、眼镜王蛇、脆蛇、毒蚊子等各种虫子肆意出没,令人毛骨悚然。虽然大家内心恐慌,但为了尽快完成任务,大家都极力克服困难,迅速开展工作。

 

 

  风餐露宿探台基,夙兴夜寐履职责 

  高原作业条件艰苦,还要时常面临猝不及防的天气变化,及时调整工作计划。在近30天的台站勘选工作中,不管是临近退休的老同志,还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同志,都要克服高反、抵御严寒,开展野外作业。台站修建基本都会选择在远离公路和人群居住的地方,通常只能步行到达。项目组人员要扛着设备和工具翻山越岭、爬坡上坎,高山落石无法预料,天气变化无法预测,在每一项难度升级的工作中,大家拧成一股绳,勇往直前。 

  野外作业经常前不着村后不着店,项目组成员为了节省时间,中午吃自带干粮。如果能遇到一家小店,用热水泡面,也算是一顿奢侈的午饭了。白天野外作业,晚上整理资料,编写报告,熬夜加班也是常态。其中有三位同志虽然身在外,但心还要兼顾本职工作任务,远程完成室内工作。经过20多天紧张工作,项目组进度及时,成果显著,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各项任务,得到了高度肯定。 

 

  巾帼不让须眉,柔肩亦担重任 

  在这次工作任务中,王翠芳、李锐两位女同志积极主动参加。都说女生娇气,不适合野外工作。但是她们用行动证明了“巾帼不让须眉”。王翠芳独立负责多项水库台网项目,为了维护台网运行,经常出差,足迹遍布省内各地。参加此次工作任务,她也是做足了准备,做好工作上的“挑担人”。李锐刚参加工作不久,虽然出过野外,但西藏这种野外环境艰苦的地方还是第一次来。她深知自己需要学习历练,提升本领,也义无反顾地加入到项目组来。 

  为了对付蚂蟥、毒虫的侵害,她们身穿雨衣雨裤,脖子戴上项圈,裤脚用封口胶封密封,以免蚂蟥和虫子钻进衣服。野外踏勘之路,从不平坦。野外工作条件艰苦,但她们从不叫苦,从不喊累,积极服从项目的工作安排,认真完成各项工作。她们把工作当作自己的神圣使命,即便是最普通的操作也要以最高标准展现自己的专业水准,以过硬的项目质量诠释了地震人的行业精神。 

 

  老当益壮不松劲,坚守岗位守初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康宏。他把青春洒在了防震减灾工作上,兢兢业业,曾承担过数十项野外勘选、建设等工作,有丰富宝贵的野外经验,尽管即将退休,但敬业劲头不输年轻人。虽是临危受命,他仍积极主动接受挑战,站好最后一班岗,奔赴西藏担任现场负责人。 

  项目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对负责人来说,在规定的时间内高质量完成任务,是很大的挑战。康宏凭借自己过硬的技能和敬业的精神,精心安排,统筹规划,任劳任怨,推动整个项目顺利进行。康宏是一位与地震事业结伴而行的人,他一路颠簸,一路风尘,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无论是白雪皑皑,还是烈日炎炎,总是在关键时刻冲锋在前,用他的执着和热诚诠释了地震人的精神。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