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乐山:婚礼前夕奔赴地震灾区的“火焰蓝”,他的名字叫张涛

发布时间 : 2022-12-07

  “你在前线做好工作,一定要注意安全。” 

  “老婆对不起,回来我一定给你补上一个难忘的婚礼!” 

  这段对话,发生在今年9月的雅安市石棉县,电话两头,是乐山市井研县政府专职消防站通讯班班长张涛和他的妻子刘君。 

 

  张涛和妻子的婚纱照 

 

  新婚将至、地震突发,29岁的张涛接到地震救援的命令后,毅然选择了奔赴“前线”。在地震灾区的日子里,张涛和队友们深入断水、断电、断网的地区,营救被困人员、排查受损房屋、转移被困群众,圆满完成了救援任务。 

  日前,省文明办组织开展“9·5”泸定地震抗震救灾志愿服务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张涛获评“优秀志愿者”称号。 

  张涛在雅安地震灾区 

    

  婚礼前夕 毅然奔赴地震灾区“前线” 

  951252分,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地震发生后,正在值班的张涛和队友接到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地震救援的命令,他随即拉响警铃,整理装备、准备出发。 

  “张涛,你过两天就要结婚了,这次救援你就别去了!”看到张涛在换“战斗服”,副队长赶紧叫住了他。“我作为班长,应该冲锋在前。”作为党员的张涛没有丝毫犹豫,他携带好通讯装备,和6名队友赶到支队集结,随后马不停蹄地向雅安市石棉县出发,并于当日1723分到达石棉县新民乡。 

  张涛和队友们在地震灾区 

    

  来到新民乡,还未来得及休整,大家便接到前线指挥部命令:组建一支突击队伍,徒步突入道路、通信完全中断的王岗坪乡幸福村开展搜救排查。张涛立即主动请缨披上“战袍”,于当日23时,和队友们一起携带救援装备和物资,连夜从水路进入王岗坪大坝,准备向幸福村挺进。 

  在到达王岗坪大坝有时间休整后,张涛曾拿出手机想给妻子刘君报平安,结果却发现网络不畅,编辑的消息一直未能成功发送。 

  “一切安好,明早徒步30公里进灾区,手机没有信号,电话打不通了,有信号空了再联系。”直到96日凌晨147分,刘君才收到丈夫发来的这条消息,而这也是张涛进入幸福村“三断”(断水、断电、断网)灾区前,家人收到的最后一条消息。 

 

  抗震救灾 彰显“火焰蓝”的责任担当 

  进入幸福村的过程是危险且艰辛的。 

  地震发生后,幸福村仿佛已经变成了一座孤岛,难以进入。突击队伍整装出发,徒步向幸福村挺进,一路上道路全毁、余震不断,面对不时滚落的巨石和堰塞湖上涨的河水,队友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已经没有路了,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和队友们一起协力爬上一座近乎垂直的悬崖,继续前进。”张涛回忆着当时的场景说道。在昼夜突进30公里,通过约50处危险路段,“失联”28小时后,张涛一行终于艰难抵达幸福村。 

  来到幸福村,眼前是严重的受灾景象,当地已搭建起救灾帐篷,张涛和队友随即开始救援工作。在幸福村期间,张涛和队友们共营救被困人员7人,通过直升机转运重伤员1人,排查房屋341户,疏散转移被困群众107人,彰显了乐山“火焰蓝”的责任与担当。 

  98日晚,连续奋战76小时的突击队伍,在完成搜救排查任务后撤回新民乡休整,回撤的路上余震不断。“当时突然有一块巨大的碎石掉落,离我们的车后方很近,发出很大的声响,我们下车查看确认没有砸到车子才放心了。”回忆到撤回时的场景,张涛依然心有余悸。 

  涉水开展救援工作 

 

  回到新民乡得空时,张涛终于再次联系上了妻子,通过视频报务平安,于是便出现了开头那一幕。“没事,你在前线做好工作,一定要注意安全。”妻子刘君告诉张涛。“老婆,我爱你!对不起,回来我一定给你补上一个难忘的婚礼!”张涛对妻子说。 

  911日上午,顺利完成任务的张涛随队伍返回乐山,他和妻子及家人商讨,把原定于99日的婚礼延迟到了916日举行。婚礼当天,张涛的战友也来到现场,共同见证了这场温馨难忘的婚礼。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