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四川省地震局2025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暨科普宣传周活动纪实:
科技赋能全民参与,筑牢防灾减灾安全屏障

发布时间: 2025-05-20 10:43:00 来源:公共服务处(法规处)

字号: [ ] [ ] [ ]

打印本页

logo

  5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四川省地震局紧扣“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 主题,以512日为核心节点,联动512日至18日防灾减灾宣传周,构建起“跨区域协同+科技赋能+全域科普”的立体化防灾减灾体系,为千万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织就坚实防护网。 

  川渝联动,演练先行:跨区域跨部门协同筑牢抗震安全屏障 

  57日,四川省地震局与重庆市地震局联合两地消防、交通和市县防震减灾部门,率先开展2025年川渝地震应急联合实训演练。此次演练模拟地震灾害场景,聚焦应急处置核心难题,围绕资源调配、数据共享、指挥调度及协同救援展开全流程实战推演,实现两地应急力量深度融合,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抗震安全积累宝贵经验。同期,川渝两地联合主办“PICC”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网络大赛并获四川人保支持,截至515日,吸引全国70余万人在线答题,以赛促学推动科普知识广泛传播。 

  科技赋能,政策护航:创新手段抢出避险黄金时间 

  512日当天,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地震预警信息服务的通知》,提出优化预警信息接收终端布局、拓宽发布渠道,全方位扩大预警覆盖面,为灾害防御抢出“避险黄金时间”的整体工作目标,并同步开展地震预警科普、普法宣传,地震预警信息接收介绍等工作    

  在绵阳市北川县2025年防灾减灾宣传周启动仪式现场,五大功能区域亮点纷呈:防灾减灾展示区以图文展板系统科普灾害防范知识;应急逃生演练区由专业人员手把手教学黄金逃生12技能;科普互动体验区的地震预警+安全科普AR互动终端,让群众沉浸式学习应急避险、了解地震应急科技前沿;装备展示区的飞马V10无人机等先进设备,彰显应急救援科技实力。同期,将地震应急科普作为省抗震救灾演练科目之一,通过指挥部运行+实兵拉动+现场实操模式,实战检验工作能力全省9000余所中小学校、900余万学生在省教育厅统一组织下开展应急避险演练。 

  全国防灾减灾周期间,四川省地震局同步推出系列创新科普成果:重磅发布《说震事儿?藏式民居的显眼包》等原创科普视频,精心制作《防震减灾基本知识与技能大纲》《国家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平台》宣传挂图等,以可视化图解形式系统解析防灾要点与平台使用方法,组织24个科普场馆同步开展开放活动,助力防震减灾知识直达基层末梢,打通科普服务最后一公里 

  双线发力,全域覆盖:科普惠民奏响安全最强音 

  为做好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推动防灾减灾科普知识深入基层,最大限度提升社会公众能力,四川省地震局汇集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作品大赛优秀视频,拍摄汉旺地震遗迹、青川地震遗址公园、石棉县防震减灾科普馆、朝天区防震减灾科普馆云游视频、地震预警主题班会等视频进行广泛宣传。发挥地震监测中心站“桥头堡”优势,联合当地防震减灾工作部门开展科普知识进学校活动,地震科技人员结合当地实际,赴9所学校开展主题讲座并开展应急演练指导。 

  宣传周期间,四川省创新线上+线下双线科普模式。线上,安全健康教育网直播平台开展地震预警、心肺复苏等公益课程,吸引超万网友围观;快手极速版APP展播优秀防震减灾科普视频,让知识搭乘短视频快车走进千家万户。线下,全省各地活动百花齐放:汶川县、眉山市等地开展抗震救灾综合实战演练,以实战+复盘锤炼应急队伍;绵竹汉旺地震遗址公园举办汶川特大地震十七周年活动,以历史影像与科技结合敲响防灾警钟;成都打造多维度、全场景宣传矩阵,资阳、广元等地设科普摊位现场答疑。 

    聚焦青少年科普,517日,四川省地震局联合多方在成都市青少年宫开展防震减灾 科普领航活动,一体化地震监测教学设备(SST-C20A型)亮相展区,激发青少年科学探索兴趣。活动周内,全省整合24个科普场馆资源向青少年开放,科学传播师深入校园授课,甘孜中心站更将科普延伸至寺庙与养老院、孤儿院,实现从城市到乡村、从校园到特殊群体全覆盖。 

  成果丰硕,展望未来:以科技与行动守护生命防线 

  此次系列活动成效显著,川渝联动演练提升区域应急协同能力,线上线下科普活动覆盖超百万人次,创新形式让防灾理念深入人心。四川省地震局在全国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中斩获一等奖1名、三等奖2名,地震监测中心站的预警演练示范活动获广泛好评,四川地震台台长苏金蓉参与天府科普大咖说访谈节目,进一步扩大科普影响力。 

  从前沿科技赋能的演练现场到深入民心的科普行动,四川省地震局以讲安全为常态、会应急为目标,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防灾减灾体系。未来,四川地震人将继续以守护人民安全为己任,推动防灾减灾工作向纵深发展,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四川持续贡献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