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援藏,用坚韧致力于防震减灾事业----记四川省地震局援藏干部王余伟同志

发布时间: 2021-06-16 14:39:00 来源:四川省震灾风险防治中心

字号: [ ] [ ] [ ]

打印本页

logo

  西藏,在很多人眼里,是一片是净土,是另人向往的圣地,而对于援藏干部来说,这里不仅充满了挑战,高原特有的极端天气和高原反应更是让援藏工作充满了危险与艰辛。 

  王余伟同志是四川地震局的一名援藏干部,从2021年5月8日接到援藏工作的通知到5月12日到西藏地震局报到,只用了短短四天时间。顾不上休整,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新岗位角色转换。随即,开始了在高原野外长7天的地震台站巡查维修工作。 

  从拉萨出发沿318国道到川藏边境,再从317国道返回拉萨,7天跨越了3000多公里。中途翻过色季拉山、业拉山、米拉山、念青唐古拉山等多座高山,海拔高度经常从2000多米突升到将近5000米,犹如坐过山车一般,对于刚从平原到高原的他来说,除了要面对心肺被来回挤压的窒息感,还要忍受头部炸裂一般的疼痛;通麦天险,号称"亚洲第二大泥石流群",是川藏公路南线最险的一段,沿线的山体土质疏松,高山无法预料,附近遍布雪山河流,泥石流和塌方的高发地段素有“死亡路段”之称,他经过时恰逢大风暴雨极端天气,短短的十几分钟时间,冷汗浸湿了他的后背。比起这样的危险,一天中感受四季,经历烈日、大风、暴雨、飞雪、冰雹等极端天气似乎已经不算困难了。 

  为了避免人类活动干扰而获得更精确的监测数据,地震监测台站修建基本都会选择在远离公路和人群居住的地方,这些地方通常只能步行到达。在海拔3000多米到4600米的高原上,他扛着重达30多斤的设备和工具翻山越岭、爬坡上坎,徒步走到台站进行故障检修及排查工作。每到一个台站都累得头晕目眩、喘不过气 。但他根本顾不上这些,马上投入到工作中,严格检查各项仪器的性能指标,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地震数据全都实时传输回台网中心,确保圆满完成每一个台站的运维工作。 

  此次西藏地震台站巡查维修工作,是王余伟同志援藏工作的开始,虽艰苦但光荣,虽危险但有意义,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将积极投身西藏地震事业建设中,做好“传、帮、带”工作,为西藏的防震减灾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