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平台筑桥 携手并进,共谱学会服务新篇章

发布时间: 2024-09-30 11:39:00 来源:中国地震局成都青藏高原地震研究所(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成都基地)

字号: [ ] [ ] [ ]

打印本页

logo

  四川省地震学会近期召开理事会议,回顾工作历程,规划未来发展,希望借助学会平台,携手科技人才,共谱学会新篇章。

  雄关满满铮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四川省地震学会成立于1976年,是由四川省地震科学技术及相关科学技术领域的单位和科技工作者自愿组成并依法登记注册,具有公益性、学术性、科普性、非营利性、全省性的社会团体,受四川省科协和省民政厅的双重管理,挂靠四川省地震局,由中国地震局成都青藏高原地震研究所负责日常工作。

  2022年6月,在四川省地震局党组领导下,四川省地震学会选举产生第十届理事会及其组织机构,新增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会员单位,以换届大会为契机,推动科技社团服务模式与能力双升级。7月,在四川省地震局直属机关党委的指导下,成立中共四川省地震学会功能型党支部,将党的建设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新一届学会章程,以党建引领学会事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四川省地震学会共有单位会员48个、个人会员300余人,下设地震预报与预警、地震观测技术、地震风险防治、地震应急与科普、地震科学与实验5个专业委员会。

  风劲帆满海天阔,俯指波涛更从容

  换届以来,四川省地震学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和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重要论述精神,以及对四川系列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强化政治引领,坚持学会宗旨,深化开放合作,通过学会运营、财务管理、会员服务、学术活动、期刊建设、智库平台、学科合作等,推动四川省地震学会不断发展壮大,为写好中国式现代化四川篇章贡献学会力量。

  学会坚持解放思想、百家争鸣,强化“学术立会”,紧紧围绕四川地震科学问题,“请进来”、“走出去”,搭建全省地震科学交流平台。换届以来已主办承办16场高质量学术研讨会,邀请院士、专家做特邀报告,参会人数超3千人次。2023年4月承办四川地震监测预报预警学术研讨会,行业内近50位专家做专题报告,陈晓非院士做特邀报告,全国近200位科研人员现场参会。6月承办川东南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与科技产品研讨会,与川东南10个地市领导研讨川东南震情。

  今年5月,学会首次承办安徽省市(县)地震部门负责人防震减灾工作业务培训班,安徽省地震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张争作开班动员,四川省地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杜斌致辞,重庆市地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韦晓博士作开班讲课,安徽市县地震部门50位领导参加此次培训。学会开设了《做好新时代地震安全保障工作》《震后12小时市县应急响应关键行动》等课程。9月18日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发生4.7级地震,应急培训课程实效彰显,培训内容在实战中经受住考验,安徽市县同志表示“就是按您们培训的方案来优化细化实化我们的地震应急服务响应方案,发挥了也正在发挥重要作用!”

  任重道远须策马,风正潮平好扬帆

  近年来,四川省地震学会的工作也得到了中国地震学会、四川省科协的肯定。四川省地震学会秘书长吴微微获中国地震学会优秀个人,四川省地震学会获川渝科技大会优秀论文推荐工作成效突出单位。2023年5月,四川省科协正式启动决策咨询专家团队建设工作,提升集思汇智资政、高质量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的能力。四川省地震学会在各行业杰出专家与资深理事们的鼎力支持与共同努力下,历经一番激烈角逐,经过省层面组织的专家评审委员会评选、省科协党组会议审定、面向社会公示等程序,成功入选四川省科协首批决策咨询专家团队。这是既是专家团队卓越贡献的认可和表彰,也是对四川省地震学会整体实力的肯定。

  新时代催生新气象,新使命呼唤新作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征程上,地震科技工作者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四川省地震学会将始终如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砥砺前往,进一步开拓进取、奋发作为,为四川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为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做出更大的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