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切实做好实验场站点勘选——成都地震监测中心站开展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勘选侧记

发布时间: 2024-11-11 17:05:00 来源:成都地震监测中心站(乔凯)

字号: [ ] [ ] [ ]

打印本页

logo

  115日,这是他们再一次在野外连续工作的第十三天。成都地震监测中心站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勘选的两个小组四名队员利用午餐间隙,参观了石棉县安顺场镇的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开展了现场学习活动。在此,他们深刻领悟了“信仰坚定就是力量,团结同心就是希望,激流勇进就是胜利”的红军精神。他们表示,将继承和发扬工农红军的革命精神、优良作风和高尚品德,尽管站点勘选道路艰辛险阻,但与红军长征相比,渺如尘埃,相信必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顺利完成勘选任务。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项目,是国家十四五规划建设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也是2024年四川省地震局的三大攻坚项目之一。随着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项目的全面启动,成都地震监测中心站承担了成都、德阳、绵阳、广元区域所有站点以及雅安石棉区域部分站点的勘选测试工作。接到任务后,中心站高度重视,迅速组建项目工作组,副站长王余伟牵头,李国超等多名年轻骨干人员参与其中。 

 

  在炎热高温、潮湿多雨的夏季,项目组工作人员克服重重困难,勇往直前。队员们无惧泥泞与坎坷,没有路用镰刀清理野草,没有平地用凿子敲击石头,他们用青春、求索、严谨和坚守诠释着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站点勘选的责任担当。在石棉地区,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渡河和高耸入云的山脉,为了避开河流干扰,在夹皮沟这一复杂地形中,团队不得不在滑坡频发的崎岖地形中,往高山方向寻找适合架设测试仪器的地点。小组成员需要负重穿行在荒野的小路上,常常徒步半个小时才能抵达目的地。2024年新入职的小周表示这是我生平走过最难得的路。而80后队员乔凯则悉心照顾后辈,一趟拿不完,自己多跑几趟。在一次下山时,他不慎崴脚,尽管疼痛难忍,他咬紧牙关,继续搬运设备,体现了地震人的韧劲。夜幕降临,回到驻地还要抓紧测算前一天仪器获取的数据,利用晚饭时间碰头讨论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在睡觉前形成测试报告,交给小组长审核上报。 

 

  目前,站点勘选测试的阶段性工作已基本完成。这一过程充分展现了成都地震监测中心站上下齐心、不畏困难、勇于担当的地震人精神。面对改革后中心站职能业务不断增加的挑战,成都地震监测中心站精心谋划,推动监测预报预警、站网运维、公共服务、科研和重大项目等一系列基础性业务在一线落实落地,全力以赴为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