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四川省地震局多措并举构建基层防震减灾科普新格局

发布时间: 2025-03-05 15:41:00 来源:公共服务处(法规处)(顾铁)

字号: [ ] [ ] [ ]

打印本页

logo

  今年以来,四川省地震局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地震局长会议精神,立足“全灾种、大应急”工作格局,以改革创新思维推进防震减灾科普高质量发展,实施科普“资源下沉、教具革新、数字赋能和防震避险实训基地”四大工程,推动基层防震减灾科普服务体系全面升级。 

  一是精准实施“资源下沉”工程。四川省地震局统筹省级专项资金,委托自贡市防震减灾部门精心设计制作涵盖地震监测预警、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等主题的科普宣传资料包,向全省各地震监测中心站和部分单位配发。该批资料融合“图文手册+可视化挂图”等多元载体,可有效满足不同场景科普需求,破解基层科普资源碎片化难题。 

  二是创新实施“科普教具+”行动。四川省地震局充分发挥社会公益捐赠物资效能,协调凉山州防震减灾服务中心联合蓝豹应急救援队,专项制作应急包使用教学视频。视频通过专家讲解、现场演示等形式系统呈现应急装备操作规范,分发至市县乡防震减灾机构和基层单位,实现“物资配备+技能培训”的闭环科普模式。 

  三是精心打造“数字赋能”工程。整合各级各类科普视频 96个(套),以省地震局融媒体中心为核心,联合快手公益教育平台、安全健康教育网两大流量入口,打造“1+2+N”融媒体传播矩阵,在全年重点科普时段,创新推出“防震减灾优秀科普作品联播”、“云游科普场馆”等活动,实现科普资源集约化配置与精准化传播。 

  四是着力推动“实训基地”建设。引入社会资源,以国家公众防震避险实训基地(成都)为龙头,集成全省24个科普教育基地数字化资源和地震遗址、纪念馆、纪念碑等,打造“基地群”。通过构建“资源精准投放-能力系统提升-知识立体传播”的科普服务生态,推动形成“省级统筹、市县联动、社会参与”的防震减灾科普新范式,发挥地震监测桥头堡作用,提升基层的科普服务能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