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四川省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工作动态——第十期

发布时间: 2016-05-10 15:09:00 来源:DOCSOURCENAME

字号: [ ] [ ] [ ]

打印本页

logo

  艰苦不怕吃苦  缺氧不缺精神

  ——阿坝州预警项目台站勘选纪实

  

  三月的成都平原,草长莺飞,花团锦簇,一派欣欣向荣,正是一年踏青赏花的好时节。而紧邻的川西北高原上,依旧白雪素裹,寒风凛冽,四川省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台站勘选工作正如火如荼的在这里开展着。

  从三月初起,四川省地震局下属成都地震基准台的大部分职工组成两个分队,带上仪器设备踏上了勘选征程。阿坝州防震减灾局更是全局动员,由局长、副局长分别带队开展工作,仅一个月时间,他们的足迹遍布全州110县,除理县和壤塘县外,全州144个站点勘选基本完成。

  32941日,项目办和实施组组成的检查组,对阿坝州台站勘选情况做了跟踪检查。

  29日,检查组一行到达漩口镇与三江镇。这里,阿坝州防震减灾局局长朱湘平正冒雨带队开展一般站与基本站的勘选工作。在勘选过程中,漩口、三江镇政府给予了充分支持,工作人员细心记录每一个站点位置,建立站点联系人通讯录。

  30日,检查组出发前往卧龙耿达基准站站点,因道路正在改建,整个路面泥泞、扬尘、颠簸交叉出现,还不时看到路边落石、滑坡的警示标语。成都地震基准台台长张艺开玩笑说:“这样颠簸,是大自然在给我们做按摩,解除身心疲惫。”在耿达站点外,检查组遇上了交通管制,据介绍,另一个方向的草坡站点今天也因为交通管制,取不了设备。

  终于到达耿达站点,检查组见证了台站勘选人员顶着刺骨寒风对数据认真测算的工作状况,就连检查组想拍一些设备图片时,也被告知这样会对数据有干扰只能作罢。防震减灾工作者的认真态度可见一斑。

  

  

  在检查完耿达站点后,检查组一行联系上阿坝州防震减灾局副局长周荣富带队的工作组,此时他们正在金川县开展勘选工作。一行人从卧龙赶往金川,途中,翻越了海拔4400多米的巴郎山,经过了还在沉睡的草原。蜿蜒的盘山公路,缺氧的环境让大家都有些吃不消,开始出现耳鸣、头痛等症状。

  31日,检查组一行随阿坝州防震减灾局、金川县防震减灾局工作组在金川县内开展站点勘选,先后勘选了金川地震台、撒瓦脚乡、阿科里乡、毛日乡、太阳河乡、二嘎里乡、俄热乡、卡拉角乡、观音镇等站点。这些乡与乡之间大多只有一条乡村公路连接,大部分路段仍然是土路,尤其是从撒瓦脚乡到阿科里乡,需翻过海拔4200米的阿科里雪山,路面的积雪在太阳照射下渐渐融化使路面变得泥泞,行进变得异常艰难,不时出现车轮打滑现象。在阿科里乡,藏族乡长告知检查组,这些年来,因为条件艰苦,从这里下山后的村民基本没有再回来的,防震减灾工作者却不怕苦,在山上工作特别认真。在雪域高原上,我们感受到了,防震减灾工作在这里缺氧但不缺精神。

 

  跑完几个乡,已接近下午3点,饥肠辘辘的大家在路边找到了一家饭店,吃了一顿“豪华午餐”——洋芋鸡,这一顿,大家都吃得很香,饭店提供的热水大家喝着也感觉很甜。在吃饭间隙,周荣富从衣兜里拿出降压药,这是他随身必备的药品,原来,他已患高血压很多年了。当问及需要经常翻越高海拔雪山会不会有头晕等不适的时候,他只是笑一笑说,都是为了工作嘛。

 

  4月1日,检查组从马尔康返回成都。一路上的植被越来越密,空气越来越湿润。大家心里的感受也越来越深。防震减灾工作如何真正在人民群众这里体现作用?关键就看做基础工作的这支队伍作风如何。工作组勘选台站到哪里,就把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到哪里,受到人民群众的极大欢迎。防震减灾,市县一盘棋,如此大的工程量,光靠省局的力量是难以完成;光靠市州防震减灾部门,没有省局的技术支持,同样也难以保证选址的质量,唯有大家团结一致,各项工作才能顺利推进。在防震减灾工作中,大家也需要发挥各自优势,在面对群众、处理协调工作方面,市县防震减灾部门存在明显优势,而省局在政策研究、技术支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大家取长补短,团队作用才更加凸显。

  阿坝州正在进行的台站勘选是四川省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台站勘选工作的一个缩影。依托该项目,将建成完善的、覆盖全省的地震监测预警台网,最大限度减轻大震巨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提升政府灾情判断和应急救援决策能力,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