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二等奖:精心精准建设羊棚子

发布时间: 2024-10-31 16:26:00 来源:四川省地震应急服务中心(罗松、胥津津)

字号: [ ] [ ] [ ]

打印本页

logo

  2021年,四川省地震局的对口帮扶点调整为凉山州木里县列瓦镇羊棚子村。同年8月,黄静暂别工作了25年的泸州市地震台,按照局党组安排,前往700多公里外的羊棚子村任驻村第一书记。 

  羊棚子村紧挨理塘河(木里河),四周是绵延的大山。如今,正值3月,山里的桃花陆续开放。回想刚到这里时的情况,看着一眼看不到头的高山,黄静心里一片彷徨,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慢慢地,在与村民的接触中,黄静从点滴小事做起,逐步明确帮扶重点。 

  建好会议室架起“连心桥” 

  如何在多民族地区开展驻村工作,是驻村干部面临的第一道考题。彼时的羊棚子村,老一届村“两委”刚换届,新选出的成员尚在磨合期。黄静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向四川省地震局汇报。经研究后,地震局决定从阵地建设入手,建好建强基层党支部,发挥党员作用。 

  黄静和村干部努力向上级争取资金,新建羊棚子村会议室,建强基层党组织提供活动阵地,架起“ 连心桥”。多年来,四川省地震局多次为村里捐赠学习书籍和办公设备,联合羊棚子村开展联学共建活动。在日常党建工作中,黄静作为驻村第一书记,严格落实党建月会制度,通过主题党日活动与民族团结进家庭活动结合,党员的政治理论学习与村民的感恩教育宣讲结合,用心听取群众困难诉求与倾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结合。 

  黄静到村民家走访调研 

 

  调研推动“共享山羊”模式 

  金丝皇菊种植一直是列瓦镇的产业名片,也是羊棚子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来源之一。但大规模种植金丝皇菊要求很高,带动效应有限。因此,黄静与村干部一起走村入户实地调研,发现可以利用当地高山草料营养丰富的优势,养殖山羊,拓宽产业项目发展之路。 

  方向有了,资金如何解决,是横亘在大家面前的第二道难题。经过村集体的讨论,大家决定采取“借羊还羊”的“共享”模式。20221月,羊棚子村使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援建的10万元帮扶资金,为村集体购买45只黑山羊,发放给养羊技术户进行试点。半年后,5户养羊技术户不仅获得了多只羊崽,增加了家庭收入,而且按照试点规定,除了返还从村集体借来的羊外,还为村集体增加9只羊崽。为进一步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2023年,四川省地震局拨付15 万元乡村振兴专项资金,决定为养殖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农户修建羊圈圈舍,推动产业持续发展。 

  共享山羊项目协议签订现场 

   

  防火防震一齐抓 

  5 年前,木里县雅砻江镇立尔村发生森林火灾,着火点在海拔3800米左右,造成多人伤亡。灾难的警示犹在耳畔,风险防范工作必须做在前头。 

  每年1月至6月,是凉山州森林草原防灭火严管期。有一次,村干部骑着摩托车,带着黄静一起巡查防火通道。在羊棚子山的最高峰,他们遇到了一只肥大的野猪。在当他们不知所措的时候,野猪转身向山林一侧飞奔而去,打架长长地呼了一口气。山高路险,安全巡护的路尤为漫长,各种未知的风险潜藏在路途中。近年来,四川省地震局及地壳形变测量中心向羊棚子村拨付资金作为防灭火经费,进一步提升村级防灭火能力。 

  除了协助做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外,黄静向上级争取资金支持,进一步摸清羊棚子村地震灾害风险底数。近年来,四川省地震局利用木里县活断层普查项目成果,将地震灾害风险识别的精准度提高到乡镇级别。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