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好守夜人,吹响逆行号——四川省地震局总值班室典型事迹

发布时间: 2023-07-26 14:41:00 来源:人事教育处(离退休干部办公室)

字号: [ ] [ ] [ ]

打印本页

logo

  四川省地震局总值班室是为政务值守和地震应急而组建的“年轻”部门,现有职工5人,其中女职工3人,大部分都是95后,我们常年365天、每天24小时坚守在此,既是收集信息的“前哨”,也是传达政令的“中枢”。我们始终牢记作为新时代地震应急人的使命,以自己忠贞不渝的行动践行着“守夜人”的职责,时刻准备着吹响逆行震区、抗震救灾的号角。 

  在政治思想发力,当好“哨兵”练就“尖兵” 

  作为总值班室人员,我们的工作并不是简单的值守,政治上过硬、业务上过硬才能支撑起值班值守工作。为此,我们坚持以党建促业务,强调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着力打造“三微两用一结合”工作机制,深入推进主题教育学习常态化,认真开展“四比”活动。适时组织开展应急演练,今年以来就,专项应急演练6次,常态化应急演练20次。“学、管、练”“三步发力”提升了全体值班人员的综合素质。 

  四川省地震局总值班室所属部门四川省地震局办公室被评为应急管理部“学报用报”先进单位,荣获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工作优秀奖”、省直机关“五好党支部”等荣誉称号。总值班室被提名为“学雷锋先进集体”,多名值班人员被四川省地震局“青年学习标兵”,“省直机关青年学习标兵”;有的同志连续两年荣获机关公文写作技能大赛省直党群部门组三等奖;有的同志自主研发地震应急值班信息编发机器人,将首期值班信息产出时间由5分钟缩短为10余秒。总值班室荣获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芦山6.1级地震、马尔康6.0级震群抗震救灾先进集体表扬。 

 

  在应急关头冲锋,既是“传令员”又作“急先锋” 

  2022年四川芦山6.1级地震后,全体值班人员迅速进入地震应急状态。震后持续高压高强度作战的76小时,我们精疲力竭,但不敢、也不能松劲,我们从未想过停下,不间断收集汇总前方的灾情震情、网络的舆情热点,配合指挥部工作组做好其他工作,对于我们来说,与信息赛跑必须争分夺秒,毫不懈怠。 

  总值班室同志已经记不清多少次被地震警报惊醒而彻夜难眠,也记不清多少次凌晨起夜处理紧急文件,睡不了完整觉是常态,无论是休息还是工作时间。我们的手机永远保持24小时畅通,每当地震发生后均会要第一时间赶到工作岗位。 

  在关键时刻担当,勇作“守门员”甘当“守夜人” 

  54夜的芦山6.1级地震刚告一段落,总值班室就组织全员开展“回头看”,梳理地震应急问题与漏洞,用心改进提升,努力做到“练必查、查必改,改必优”,确保关键时刻靠得住、豁得出。芦山6.1级地震应急响应刚结束不到5天,还来不及休憩,610日深夜,四川阿坝州又发生马尔康6.0级震群,5.8级、6.0级、5.2级接连发生,还未从高强度工作中恢复过来的我们,又迅速投入了新一轮地震应急中。 

  两次地震相隔10天,我们累计产出《值班信息》44期,传送签批四川省和中国地震局领导指示批示10余份,累计处理相关信息410余条,接听回复上级和应急厅等单位电话询问100余次,动态更新上报媒体报道情况548条,定期更新报告余震等情况47次,每日5个时间节点分别向中国地震局和省委省政府报值班信息。克服连续作战疲态,高效有序应对两次地震,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肯定。 

  在紧要关头突击,既是“女汉子”又是“铁金刚” 

  951252分,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这是成都疫情防控政策下的第二轮应急值守,刚交接工作的第一批应急值守人员正收拾好背包,准备回家,地震预警声又响起,穿透大脑神经中枢,没错,大家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发生。 

  潘勇杰同志作为首批赶赴灾区的应急人员,全程参与地震现场应急处置工作。连续坚守了四天四夜,本该回家休息,大家没有任何犹豫、马不停蹄地返回单位,参与应急工作。震后持续高压高强度作战的70小时,由于疫情防控要求,人员必须再次作调整,大家的心里都装着对方,“我留下!”成为新时代地震应急人最硬核的情话。 

  愿以岁月柔情,许你时光静好。我们会用行动诠释忠诚,时刻听从党的号令和人民的召唤,为大家舍小家,在大灾中彰显大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